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总装备部长因歼11生产,给沈飞扔下一句重话

部长说了重话

经过一年多艰苦谈判,中俄终于签订了引进生产苏-27生产线的总合同,但在国家安全形势和合同完成时间的双重压力下,打通生产线的期限却定得非常紧迫。总装备部长甚至为此向军工行业负责人说了重话。

时任沈飞生产总指挥的刘高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总装备部长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第一个被枪毙的是谁?’他说完这句话,大家都愣住了。部长停顿了几秒才接着说:‘告诉你,第一个被枪毙的就是装备部长。”

从这段回忆,可以感受到当时部队对装备的迫切需求和厂家面临的压力。

虽然我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能够自主生产二代战斗机,但三代机和二代机的差异非常大,我们没有任何三代机的相关经验。

这种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把凝聚着苏联航空工业精华的苏-27量产,其难度可想而知。

歼-11B总设计师孙聪说:“现在(回头)看不难,但当初是很难的。你不知道人家是怎么生产,你得一步一步去做。但我们有一个好处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根是源自苏联的,所以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因此接触还是比较快的。”

消化吸收

重压之下,尽显英雄本色。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成为苏-27引进的首任总师。

从1996年开始,俄罗斯共分6批向沈阳空运来了苏-27的相关资料。转眼间,技术资料和图纸便堆满了沈阳飞机设计所的库房。

按照合同,俄方还向沈飞提供了两架苏-27的零部件,由中方按照总装要求进行组装。1998年5月29号,两架伊尔76运输机又在同一天降落沈阳,送来了组装所用的器材。

资料到齐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翻译。

翻译工作启动之前,中方先接受了26名俄罗斯专家的技术培训,熟悉苏-27的基本特征,随后正式进入翻译发图阶段。

翻译发图,就是把俄方交付的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再按照中国标准完成图样,最后按中方程序发往生产线。

但这个听起来简单的过程,沈阳飞机研究所却碰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沈阳所对米格系列的制图比较熟悉,但苏霍伊设计局提供的资料和米格设计局的差异很大。

在图样编号、附注内容,以及一些专业名词的缩略语上,米高扬和苏霍伊的标准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大量专业名词和缩略语一时很难准确翻译。

而且俄方提供的图样在配套关系上也比较混乱,错误较多;此外有些图纸还带有污迹,给计算机处理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

当时很多参加过米格飞机图样复制的老同志都已退休,新来的设计员大多只懂英文,为此沈阳飞机所还不得不进行俄语培训。

这次针对苏-27的翻译发图,是沈阳飞机研究所建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前后耗时一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