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年(1523),日本两大家族势力各自派出一支朝贡队伍,他们在宁波为了争夺贸易主导权而发生武力冲突,最终导致宁波市舶司关闭。结果,走私贸易更加猖獗,随后还兴起大规模的海上走私集团。
为了对付官方,他们配备有武装。由于这种武装走私集团的贸易对象是日本商人,因此被明朝官方称为“倭寇”。
樊树志研究“倭寇”问题已有多年。他阅读”倭患”亲历者、嘉兴人李日华和太仓人王士骐留下的文章发现,所谓“倭寇”其实就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海商,海禁断绝了他们的生计,使祸乱更加严重。而当时内阁大学士徐阶的话尤其值得注意。
徐阶在一次奏对时说,他过去以为沿海海盗是真的倭寇,经过详细调查才知道,大部分海盗头领都是福建、浙江的中国人,真正的倭寇可能只有十分之三,而且还是受中国人的雇佣和指挥。
“传统上,我们把倭寇简单定义为‘骚扰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这种看法和历史真相是存在距离的。
所谓‘嘉靖大倭寇’,日本人的数量实际是很少,大部分是中国的走私贸易者。出现的根源是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民众海上贸易生路被遏制,只好由商转为寇。”樊树志说。
嘉靖时对倭患有过几次军事围剿,但并不起作用。变堵为疏,开放海禁是大势所趋。隆庆元年(1567),终于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海到东、西二洋进行贸易。
樊树志认为,“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对晚明社会影响极大,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变局,显示了晚明对外开放的胸襟。
随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这些原本与中国并没有朝贡关系的国家,也加入到中国对外贸易队伍,它们把中国优质的商品销往全世界,中国由此进入全球化轨道。
2024-11-25 09:34:34
2024-11-25 09:49:00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