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艘艘商船装满精美丝绸与瓷器,往返于中国、欧洲、甚至美洲;当16世纪至17世纪中期,全球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白银最终流入中国,一个伟大的时代就此来临。
“晚明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剧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近代化开端就开始于晚明。”78岁的樊树志先生从复旦大学历史系退休后,每天还保持着5小时的工作时间。
他告诉记者,这部花了3年时间完成的新著,缘起于全球化视野下晚明的这些变化普遍被学术界忽略了,“晚明大变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大变局虽然貌似随着清朝的建立戛然而止,却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颠覆性大变局的思想和文化潜源。”
“倭寇”主要是中国人
“‘全球化’是时髦话语,很多人有种错觉,以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才有的新现象。其实它早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就开始了。”在《晚明大变局》中,樊树志从明朝政府最先实行的海禁,及当时所处世界贸易格局讲起。
明朝初期,从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人民私自出海,与海外各国交往——也包括民间贸易往来。
对外贸易的渠道就只剩下朝贡这一官方贸易渠道。明朝当时所谓的官方贸易通道,是洪武三年(1370)设立的宁波、泉州和广州三个市舶司,并在这三个市舶司所在地,设置宾馆招待外国朝贡使节。
外国商人可与当地中国商人在宾馆附近进行小额贸易。但是,朝贡贸易有时间、地点,还有货物品种的严格限制,史书、中药材甚至纺织品也列入违禁货物名单。结果,民间走私贸易都针对这些违禁货物,生意十分兴旺。
2024-11-06 10:43:30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4:02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