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古代 > 正文

揭秘:为何明代“倭寇”多是闽浙人?

第一财经:晚明大变局为什么到清代就戛然而止了呢?

樊树志:所以历史不是一直往前推,而是会有倒退。明朝灭亡后全球化步伐的停止,这就涉及清朝的统治。

在对外开放和解放思想上,清朝是大大地倒退了。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和台湾的抗清运动,实施极其严厉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入海。昔日热闹兴旺的对外贸易无影无踪。

康熙二十二年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三藩之乱平定,台湾郑氏集团投降,此后海禁政策一度放松,在广州、漳州、宁波、南京等地设置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也允许中国商人可以出海贸易。

到了乾隆二十二年,关闭了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且附加许多限制,显然与世界大势格格不入。

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清朝也没有明朝的雅量。禁止文人结社,发表言论,大兴文字狱。

康熙时有庄廷鑨“明史狱”,戴名世“南山集狱”。雍正时汪景褀、查嗣庭、钱名世、曾静等,都因文字获罪。乾隆时变本加厉,全国性的文字狱有五十多起。

乾隆四十二年的“字贯案”离奇荒唐,因为编者删节了钦定的《康熙字典》,没有为皇帝名字避讳,不但编者遭到严惩,书版、书册销毁,江西巡抚、两江总督等官员也因“失察”而治罪。

这种情况下,文人个个噤若寒蝉,哪里还谈得上思想解放。(文/彭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