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西沙海战暴露我软肋,邓小平:没制空权打不赢

与此同时,“大跃进”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让海军建设雪上加霜,“建造航母”成为和“超英赶美”一样的政治口号,很快就被束之高阁。

197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文革初期的混乱后,渐渐有所恢复。这时海军又提出了航母工程。不过,财政和技术难题却依旧无法解决。

从1971年到1982年,中国军费大致维持在170亿元人民币上下,约合100亿美元。除去养兵,每年有不足60亿元人民币的装备采购费,能拨给海军的不足10亿元。虽然略有增长,但依旧窘迫。

当时海军建造一艘051级驱逐舰,需要一亿元人民币。而且这种3000吨级的中型战舰,每年也仅能制造1-2艘。美国海军此时建造一艘核动力航母,已经需要十几亿美元的费用,这对中国海军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国内的科技水平依然不足以支撑航母和舰载机的研发、制造。

航母门槛仍像鸿沟一样,横亘在中国海军面前。

70年代我国岛礁频频被占,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限于发表声明和抗议,这背后,其实是军事实力不足造成的无奈。我国虽然早已拥核,但核武器只能用于战略核反击,对于解决边界和海洋争端却无能为力。

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二十多年,中国海军通常只能在陆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