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西沙海战暴露我软肋,邓小平:没制空权打不赢

以60年代初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为例,它的造价达到了3亿美元。如此惊人和高昂的建造成本,甚至让处于鼎盛时期的苏联都望而却步,彼时的中国海军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毛泽东在“大跃进”风潮后,曾经在1958年6月21日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建造成为海上铁路的远洋船队和航空母舰",海军为了响应,马上制定了60年代初开工建造航母的规划。

反观当时的国情却依旧贫困。1958年前后的财政,保障237万军人吃穿用度和武器、训练、施工、营建费之后,能用于采购的只有15亿元,这笔钱还要优先划拨给陆军和空军,到海军手里只剩下不足2亿元,相当于8,000万美元。

当时的军舰采购价,一艘排水量仅仅1600吨的苏联二手驱逐舰就要花掉3,000万元人民币。中国海军只能买四艘,还长期成为海军的“四大金刚”。

说到底,财力窘迫和制造水平低下,是中国拥有航母的最大绊脚石。

此时中国海军主要依靠的是单价仅有几十万元人民币、排水量不过几十吨的鱼雷快艇和护卫艇,作战预想是让这些作战半径仅仅几十海里的小艇,用“狼群战术”来袭击大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