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词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这两句:“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完全不像韦庄诗词,起初我还以为是王建国写的,因为他喝酒时候,经常念叨这两句。呵呵,太有年代画面感了。
韦庄晚年仕蜀,政治上一帆风顺,文学上创作颇丰,几乎是波澜不惊地走完了余生。
公元910年八月,韦庄病逝于成都,享年74岁。
韦庄死后,社会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韦庄在关键时刻,洞察时局,毅然弃暗投明,不但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而且具有超人的政治胆识,力主王建建国,是前蜀的开国功臣;
有人说,韦庄身为大唐臣子,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不思忠心报国,复兴大唐,反而弃唐入蜀,助纣为虐,另立中央,是大唐的不肖叛臣。
你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出于不同的目的,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更神奇的是,结论基本上与事实无关。
但有一点,是所有人都公认的,那就是韦庄的诗词造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你曾做过多大的官,可能很快被人遗忘;能让一个人名垂青史的,只有那些不朽的文学作品。
在大唐帝国最后的时光,社会动荡,文化凋零,那些灿若星辰享誉天下的诗坛大咖已竞相离去,唐诗辉煌不再,
在这种情况下,韦庄的诗词一枝独秀,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为晚唐诗坛增添了最后一抹余晖,他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唐朝最后一位有成就的诗人。”
(责编:薛添翼)
2025-04-10 11:21:26
2025-04-10 11:05:43
2025-04-10 10:54:20
2025-04-10 09:54:25
2025-04-07 16:48:59
2025-04-07 16:48:20
2025-04-07 16:47:51
2025-04-07 16:48:52
2025-04-07 16:48:29
2025-04-07 16:48:04
2025-04-07 16:47:41
2025-04-07 16:47:33
2025-04-07 16:47:16
2025-04-07 16:47:24
2025-04-07 16:33:00
2025-04-07 16:05:36
2025-04-07 16:37:02
2025-04-07 15:38:50
2025-04-07 15:22:30
2025-04-02 13:44:21
2025-04-02 13:58:33
2025-04-02 13:44:27
2025-04-02 13:58:01
2025-04-02 13:44:08
2025-04-02 13: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