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缺点,裴松之自然也心知肚明,所以他在注文的同时偶尔而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论辩,但这远远不够,而且,时代又过去一百多年,他的见解也不一定对,总之最后还是让三国史变成了一团大浆糊。在这种情况下,读三国史就不仅需要文史功底,还需要严密的逻辑性与思辨能力,以解开不同史料因作者立场不同而产生的一个个“历史罗生门”。
分析了这么多,大家对于写三国的难度与必要性,应该有一定认识了吧。所以,大家也会发现,在我的三国文章里,充斥着各种引文与辨析,而整个系列之中,我三国文的注也是最多的。没办法啊,不搞详细点,我的很多观点说出来大家恐怕都不信,比如袁术称帝的百年密谋,曹操的道教领袖身份,三十万黄巾军的神秘消失,官渡战前的间谍战与反间战,曹魏杀士族而被士族反杀的秘辛,刘关张的创业秘密,曹操与刘备年轻时的早年交往,刘备的特殊军事能力,诸葛亮深度参与荆州宫斗的隐秘,与丑女黄氏的婚姻背后考量,刘备携民渡江的高明部署,赤壁之战曹操主动献祭了八万兵,诸葛亮对荆州的人口经营与对天下的货币战争,还有雄才伟略的刘璋与儒学大师关羽,在史书中消失的关羽荆北攻略,曹仁对汉室遗民的最后屠杀,孟达糜芳莫名叛变的秘密,刘备取汉中与孙权取荆州的巨大失败,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的无奈乞求,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演戏给大家看,八阵图与木牛流马的真实细节,乃至于诸葛亮的“外星人”身份等等等等。
写到最后,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作者了,而是一个侦探,面对各种脱漏的线索抓耳挠腮,又面对各种互相抵触的证据各种检验分析,然后在各种隐秘的角落发现各种沉默的真相。相信大家在看我这本书的时候应该也会有相同的感触——嘿,这哪儿是名将英雄传啊,这不就是历史悬疑片嘛!
啥也别说了,走吧,去破案吧!隐秘的三国,我来了。
注1:见《后汉书·蔡邕传》:“其撰集汉事,未见录以继后史。适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之乱,湮没多不存。”
注2:但对于汉魏易代之事陈寿也不得不回护,否则魏晋易代的合法性也会有所欠缺。故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云:“盖寿修书在晋时,故于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既欲为晋回护,不得不先为魏回护。”
注3:故《三国志》中,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陈寿身为蜀汉之臣,蜀书却只有十五卷,且有大量“失其行事,故不为传”的内容(《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引杨戏《季汉辅臣传》)。
注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裴注有混入正文及脱漏散佚的情况,故今日之版本,裴注的文字与《三国志》原文的字数已相接近。
注5:如《晋书·王沈传》:“(王沈)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三国志·陈泰传》裴注云:“(孙)盛(《魏氏春秋》)言诸所改易,非别有异闻,自以意制,多不如旧。”刘知几《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云:“孙盛撰《魏氏春秋》,王隐撰《蜀记》,张勃撰《吴录》。异闻错出,其流最多。”同书《内篇·曲笔第二十五》又云:“若王沈《魏录》述贬甄之诏,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云:“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
2024-11-06 10:43:30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4:02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