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一伙人秘密潜入四川小镇,随后该地消失了37年

大家伙挖空心思想着挣钱的路数,纷纷用优势来创收,建设者李山本在运输处,擅长开车就带着部分职工和7辆50座的大客车搞起客运。

物资供应处则从上海采买设备生产起铁钉,机械设备维修厂做起摩托车消音器,房产建筑维修处搞起大理石生意,掌握电子技术的职工则装闭路电视系统,另有许多分厂研究起化肥。

毕业于清北等名校的高材生除了核专业再无特长,灵机一动利用洞内潮湿的气候种蘑菇、酿酒,并在山上种菜养鸡,女技术员则做蛋糕,一时间白涛镇颇有股欣欣向荣的劲头。

但各厂钻研出的“副业”大多收益不佳,如搞大理石的就因运输费高昂、本地也没有市场,很快就破产。蘑菇组倒是收成不错,可居民觉得“肉比菜好”,销量也平平无奇,只有化肥和闭路电视两支异军突起。

先说装闭路电视系统,职工推销只要说自己是军工企业,以前是搞原子弹的,人们自然一万分信服质量,化肥则争取到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大项目,因此最终一分为三,一部分人员留守,另外则分流为搞点解猛和化肥。

因816工程已停建,正式更名为“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建峰厂拿到化肥大项目并不容易,光资料就准备了两吨。

1993年10月14日,大化肥装置试车成功,1996年10月,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军转民”的困难征途终于顺利完成。

可化肥虽说是成功生产出来了,销路又成让领导班子头痛的老大难。

时任副厂长启洪厘清问题所在,地方化肥滞销,当地政府会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可建峰隶属核工业总公司,既不归重庆市管辖,也不归化工部管理,所以两者的利好政策都享受不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