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毛主席回家见父母坟墓简陋,为何没重新修缮?

对于毛泽东追求的“学习报国”,毛贻昌认为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他极力反对让毛泽东到学堂里上学。

但是毛泽东从小就具有反叛精神,面对父亲的“压迫”,他总是先辛勤的劳动,把父亲交代的农活全部干完,然后便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哪怕是在田间地头和闹市里都要读书。

在毛泽东16岁这年,父亲毛贻昌决定把儿子送到一家米店里当学徒,而且态度坚决,不论毛泽东说什么都没用。

眼见自己走出韶山,立志报国的愿望就要破灭,少年毛泽东万分沮丧。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站了出来,改变了毛泽的人生轨迹。

毛泽东和母亲的感情十分深厚,在他的印象中,母亲总是那样的温柔善良,通情达理,默默地操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和家庭。

毛泽东的笔下,常常能看到他对于母亲的思念和尊敬,他在给好友邹蕴真写的信里说道:“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最后一种人。”

文七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即使在自己贫困时,她也会接济困难的族人和乡亲,深受乡里的尊敬。

在毛泽东的成长路上,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并对儿子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提供了许多帮助。

父亲强行要求毛泽东去米店当学徒时,毛泽东向母亲央求,说自己想到学堂里读书。文七妹劝说丈夫,并找来亲戚和乡里从中斡旋,让他不要强行干涉儿子的人生选择。

在众人的劝说下,毛贻昌最后改变了心意,毛泽东这才得以进入学堂上学,迈出了人生转折点的第一步。

在母亲的帮助下,少年毛泽东背好了行囊,他离开了自己长大的韶山,向着远方走去。临行前,他给父亲留了一首明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