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老汉家来了军人,竟是20年未见的儿子王近山

看着家徒四壁般的光景,再看看儿子王近山意气风发的样子,父亲王佑成不禁说道:“儿啊,爹爹这一辈子愧对祖先,愧对你母亲和你们姐弟几个,没有让你们过过一天好日子。你去吧,去参加红军吧!咱们家也就只能靠你了!”

听到父亲说的这些发自肺腑的话,王近山也不由得动容了,他慨然应允:“爹爹,您放心,要是不为革命立大功,我就不回来!”就这样,带着对革命的坚定理想,同时带着父亲王佑成的殷切期望,15岁的王近山参加了红军,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近山将原来的名字“王文善”,改成了此后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王近山”。自从参加红军之后,王近山就没有回过家,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1949年。自从儿子王近山离家之后,王佑成带着另外两个儿子一直在家务农(王近山的姐姐后来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王近山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甚至异国他乡,从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了我军优秀的军事将领。无论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猛将王近山都在战场上立下了非常突出的战功。

在解放战争中,王近山历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大西南系列战役战斗。在抗美援朝时期,王近山出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

作为王近山的老领导,刘邓二位首长曾高度评价王近山的军事成就——“王近山是一员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一代战将”,“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毛主席也曾说:“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漂亮仗!”

话说回来,1949年6月,在渡江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时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的王近山,指挥部队在安徽当涂县境内休整,并准备向大西南转进。在部队休整期间,一些指战员的家属陆续来部队与亲人团聚,部队驻地到处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