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毛主席最不为人知的5年,完成了人生蜕变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的赏识,并且借杨昌济的人脉和资源,让自己再上一个平台,完成学生到革命者的转型。毛泽东的蜕变经历,说明了一点:与其坐而论道怨天尤人,不如身体力行做点实事。

毕业前夕,毛泽东周围逐渐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每天聚在一起讨论国家、社会、世界、宇宙和人类未来。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叫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总共有7、80人,其中大部分是杨昌济的学生,他们聚在一起的理想,就是个人进步和改造世界,根本不关注个人生活琐事。2个月后,他们从湖南一师毕业,面临升学还是工作的选择。是的,现代青年需要面对的选择,毛泽东也遇到过。

不过新民学会的同学都有抱负,不愿意做简单的工作糊口,他们感觉湖南有点落后,不如到沿海省份继续求学,而沿海省份在中国算是发达地方,但是和外国相比,还是很落后。那不如直接出国留学。正好欧洲“一战”刚结束,法国退了一部分庚子赔款,李石曾等人便利用这笔钱,号召中国青年赴法留学,而且去法国后还可以打工。新民学会的同学们议定,就去法国勤工俭学。

毛泽东到北京后,带着杨昌济的信,请章士钊筹集了2万大洋做为赴法留学的费用。一切准备妥当,只等启程。此时的毛泽东却反悔了,他觉得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不如留在中国研究中国的问题,而且到法国学西方文化,未必能对中国有用。于是他把筹集到的2万大洋分开,一半给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做学费,一半带回湖南创办初期党组织。这个韶山出来的奇男子,即将踏上一条颠沛流离,却又光芒万丈的革命之路。

7年后,毛泽东再次离开韶山准备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不禁想起读书时的青葱岁月,填了一首《沁园春 · 长沙》。最让毛泽东留恋的,其实就是那5年的少年雄心: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