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毛主席最不为人知的5年,完成了人生蜕变

1913年11月,毛泽东写了一些读书笔记,其中有几句关于学习的思考:“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意思就是,坐在书斋读书只能学到理论知识,想要真正和现实结合起来,还得出去游历,亲眼看看人间百态。

于是,明朝王阳明提炼出来的“知行合一”,被毛泽东翻出来,踏踏实实的用来提高自己。4年后,湖南一师放暑假,毛泽东回韶山看望父母之后,便返回长沙,邀请同学萧子升游学。

他们没有带一文钱,随身布包里只有衣服和笔墨。都说没钱寸步难行,毛泽东和萧子升却是专门没有带钱,只为体验真实的贫民生活。后来很多人说,他们就是没钱才穷游的,所谓磨砺自己体验生活,不过是成功后粉饰而已。可能他们真的没钱,毕竟是穷学生嘛,但要说他们粉饰就过了。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穷游的过程中,去过何叔衡家里,何叔衡做为东道主,很热情的接待了两位年轻朋友。但是毛泽东和萧子升离开何叔衡家以后,便下定决心不去拜访朋友和同学,要不然就成旅游了,根本体验不到真实的生活。那他们没钱怎么生活呢?其实也好说,那年头的人识字不多,年轻学生就是知识分子,何况以毛泽东的学问,足以称为学者。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用随身带的笔墨,写一些对联,给学校和商店送过去。收到对联的人也不好意思白拿,就会多多少少取点钱给他们。毛泽东和萧子升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写,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五县,行程900多里。

你以为这就完了?要是他们就走了900里,和现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游客,有什么区别?何况还不是名胜景点,简直没有任何意义嘛。事实上,毛泽东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游走在最底层的普通人中间,了解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