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古代 > 正文

毛泽东妙评三国: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

所以,刘备临终的时候必须给予诸葛亮足够的权威,以确立诸葛亮在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便于诸葛亮维持内部稳定,弹压蜀汉内部蠢蠢欲动的分裂势力,进而有利于向外发展。

除了诸葛亮,托孤大臣还有另外一个人——李严。

李严的身份比较特殊,既属于东州派,又与益州派有很大的交集。刘备把他和诸葛亮都作为托孤大臣,安抚的意图不言而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李严本来就在永安,而诸葛亮是特意从成都召来的,而且,刘备在托孤时只授予了诸葛亮绝对权威,没有给李严同样的待遇。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的权威上升到了巅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因此,如果说刘备托孤时,确实有所忌惮,那么他忌惮的也不是跟他风雨同舟的老战友诸葛亮,而是有可能破坏统一战线的李严,以及李严背后错综复杂的东州派和益州派。

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也证明,刘备的安排是正确的:一开始,李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能够和诸葛亮同舟共济,然而,随着时日迁移,李严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试图破坏统一战线,挑拨诸葛亮效仿曹操,“受九锡,进爵为王”,用意也无非是为自己进一步操持权柄做铺垫,对此,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拒绝,及时掐灭了有可能导致蜀汉分裂的苗头,维护了刘备在世时的既定方针。再往后,李严又做了几件傻事,终于被诸葛亮一举拿下。

关于李严,《江表传》里有一个很准确的评价:“用性深刻,苟利其身”,只为自己做打算,目无大局,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李严被罢免之后,“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认为能够重新启用他的只有诸葛亮,此外再无他人。等到诸葛亮病死的消息传来,李严知道启用无望,不久郁郁而终。即使被诸葛亮拿下,李严依然对诸葛亮寄予希望,这从侧面说明,李严打心里对诸葛亮的公正还是很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