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古代 > 正文

毛泽东妙评三国: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

战后,荆州派受到重创,元气大伤;东州派虽然也受到创伤,但是实力犹存,没有遭到根本上的伤害;至于益州派,则成了势力最大的集团。且不说外患问题,仅仅内部的派系林立这一条,就够蜀汉喝一壶。这就是刘备托孤的背景。

刘备本人是个政治强人,一辈子经历过血雨腥风,从尸山血海里走过来,气场足够强大,能压住场,但遗憾的是——经过夷陵之战的打击,身心俱疲的刘皇叔已经气息奄奄。

自己死后,这个风雨飘摇的蜀汉该怎么办呢?这就是刘备托孤的时候考虑的主要问题。经过夷陵之战的创伤,蜀汉目前已经无力外斗,对内维护稳定才是第一位,而维持蜀汉内部稳定,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派系争斗的问题。

三国是个军阀割据的乱世,一代创业、二代败家的短命鬼政权屡见不鲜。刘备在为创业奔波的漂泊岁月里,不停地投靠这个、依靠那个,这样的事例他见得太多了。比如,他曾经投靠过刘表,刘表一死,人亡政息;比如,他投靠过袁绍,袁绍一死,祸起萧墙;再比如最近的一次——他投靠过的刘璋就是个二世祖。而刘表、袁绍、刘璋的家业之所以及身而没,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部派系争斗。在吸取历史教训这一方面,刘备可以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刘备去世时,刘禅才17岁,斗争经验不够,也不怎么聪明,刘备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显然,一旦蜀汉的内斗闹起来,刘禅是压不住场的。也就是说,刘备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找一个气场够强的人,来震慑蠢蠢欲动的势力。

首先是益州派,这一派势力最大,但是也最不可靠。其次是东州派,这一派稍微可靠一些,但是他们的着眼点还在于维护自身的派系利益,倾向于保守,向外发展的兴趣并不大,与刘备的意愿不符,全局观差一些。再次是元老派,这一派最可靠,但是已经接近消亡。

唯一的选择就是荆州派,以及荆州派的首脑诸葛亮。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打天下的宏伟规划就是他和诸葛亮共同制定的,对于蜀汉的路线方针,诸葛亮最能坚决执行,而且荆州派倾向于向外发展,与刘备志向相投。换句话说,即使刘备去世了,他的精神也会依然活在诸葛亮的心里,死去的刘备就是活着的诸葛亮,活着的诸葛亮就是死去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