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南京军区选司令员,毛主席弃用三野四大猛将

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新中国成立之后,宋上将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九兵团将士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一举击溃精锐美军,宋上将功莫大焉。但这场战役也造成了较大伤亡,给将士们留下很大心理创伤。后世也有不少反思指摘宋上将准备不足、指挥失误的,这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九兵团一直在温区作战,入朝之前是作为攻台主力兵团来训练准备的,接到命令后几乎没有太多准备时间就仓促入朝,神仙也难做那么充足的准备。四野十三兵团冻伤少,是因为久在东北作战,熟门熟路,东北边防部队又是邓华领导的,人情熟,地理熟,补给起来方便。抛开物资准备不去细说,九兵团的指挥究竟有无问题,笔者不便多说,只从实际情况看,宋上将回国后即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我想可以说明问题了。

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海岛失利是极大败招,对叶司令有一定影响,但也不见得多大。后来南京军区划出江西、福建两省,成立福州军区,主管对宝岛作战,叶飞还出任过司令员,级别上与其他大军区相同,可见中央的真正态度。没有让他担任南京军区司令,恐怕更多考虑的是资历以及现实需求,叶飞比许世友年轻的多,同时福建省地方经济建设任务也很重,叶飞出任福建第一书记,他有乡土优势,参考程子华主政山西、张云逸主政广西、叶帅主政广东等,国初形势不稳,乡土优势是当时镇抚地方的刚需。

纵观老华野过来的诸位高级别军事领导,排除了一圈,舍许上将还有谁更合适呢?

说完别人,再说说许上将自己的优势。都说他大老粗,练少林武功出身,性格咋咋乎乎的,其实是粗中有细、非常知道轻重的一员智将。他的过往事迹大家熟知,举其一二,当年毛主席亲自劝服,允许他在毛主席面前带枪,这样亲密无间的信任感,是两人相互促成的。

再观其军事文选,这本奇书其实超出笔者的认知。

很多以粗豪著称的勇将,那是真的粗,对文字工作不怎么感兴趣,所以没有留下什么文选文集。但许世友将军留下一本《许世友军事文选》,哪怕他的军事思考比不上各位元帅,比不上粟裕大将深刻,但在上将群体里面,他对军事科学、对战争是有自己思考的,留下的文字可能简单,那是文化水平所限,不会做科班出身的人的专业文章,但这套文选中的很多东西,代表了他的思维和认知深度。

纵而论之,越是重要的岗位,其人选之选择越不简单,毛主席选择了许世友,源自长期观察和多面评判。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