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争论,表面上看是陈毅压服的,实际上最终折服众多老将的,是最后孟良崮的大胜。这场险到极点的胜利,统一了华野的战略战术风格,奠定了粟裕的权威。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次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打消了众多老资格们对粟裕的挑战。
第二次是七月分兵。
七月分兵后华野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下,接连遭遇几场失利,南麻临朐两仗都没打好,叶飞陶勇纵队在鲁南苏北也陷入苦战。谭震林与粟裕发生争议,粟裕认为七月分兵失利,既是战略层面过于乐观,也是战术层面组织的非常低劣。
谭震林则认为,战略层面没有问题,华野决策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粟裕个人的过度乐观,以及战术组织不好。
当然这场争论也只是停留在问题讨论层面,对事不对人,粟谭二位的关系一直都非常亲密,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有意思的是中央、华东局和陈毅的反应。
陈毅为了帮助粟裕减轻压力,向中央和华东局发电,一方面谈他对几仗未能打好的看法,另一方面重点为是给粟裕说好话。
陈毅的电报中说:“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又说:“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
伟人当即亲自起草复电说:“粟裕同志,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
另一封电报又说“七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
华东局复粟裕并报军委的电报更是洋溢着一片同志关切之情。电报说:“二十年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极大。近两个月来的战斗,虽末能如五月以前那样伟大胜利,却已给敌强大杀伤。近月来伤亡均较大,主观上虽可能有些缺点,但也有客观原因。只要善于研究经验,定能取得更大胜利。自七十四师歼灭后,你头晕病久未痊愈,我们甚为怀念,望珍重。”
这段争论到此划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对粟裕的影响是什么呢?从伟人到华东局,对粟裕达成了情感上的认同。这对奠定粟裕日后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第三次是1948年力谏伟人不要跃进江南,第四次是济南战役中和许司令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集中兵力打济南城,还是攻城与打援并重。
争论的结果,都以粟裕的意见为准。限于篇幅,过程就不细说了。因为下文的两次超越,与争论有一定关系,我们接着看。
2024-10-09 09:56:52
2024-10-09 09:36:46
2024-10-08 09:28:10
2024-10-08 09: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