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粟裕最凶险一战,毛主席说出了底线,粟才放心

邱清泉兵团的战斗力在当时国军中属于一流,兵员和装备都比我军强,哪那么容易组织反击呢。

粟裕在围攻黄百韬兵团和阻击邱李两兵团两条战线左右开弓,两边都没有绝对优势兵力,仗打到最后,就是一边攻硬攻,一边硬扛。

有人说为啥没有像孟良崮战役或莱芜战役那样,采取灵活机动的运动战,耍龙灯,调的敌人晕头转向,不知道我军主力究竟在哪里。

这就得回到基本军事原理上说道说道。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样的仗。

比如同是志愿军,在朝鲜的山地作战,能够有效限制火力远远超过我们美军。但如果是在欧洲的大平原上,能挡住德军的机械化兵团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战争说到底是取决于力量,而非谋略、战术、打法。

又比如同是面对国民党军,在山东战场能耍龙灯,能来回调动,是因为敌我双方兵力部署都相对分散,各自二三十万人,分布在自鲁西南至鲁中的广袤战场,粟裕有充分广阔的空间可以利用,运动战就能施展得开。而在徐东战场,敌我双方近百万兵力部署在狭小的空间,敌军主力集中在一起,这时还谈什么运动,谈什么调动?棋子都是明的,只有硬拼一条路。

有人可能会拿粟裕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来说事。苏中战役的空间比碾庄圩、徐东差不多,粟裕为啥能够施展开运动战调动敌人呢?作战中心不聚焦。国民党军并没有一个特别集中的进攻目标,兵力比较分散,国民党军指挥上的散乱被进攻中心不聚焦的特点无限放大,导致作战时不够集中,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会儿想捕捉粟裕主力,一会儿又想攻城略地。才给粟裕提供了乾坤大挪移的空间。

徐东作战则不然,两大中心,一个在碾庄圩,一个在徐州城,舍此别无他求,国民党军进攻不用分心,指挥层面很多毛病被掩盖住,作战效率相应提高。

华野的军事优势中,很大一方面是粟裕的指挥艺术,化腐朽为神奇。但徐东战场相对简单、相对明朗的战场条件,严重限制了粟裕的技能点,有劲使不出,这是我军伤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粟裕指挥部队阻挡邱李兵团时,连日紧张的无法入眠,他只能靠咖啡度日,每天就是围着地图转来转去,除了和张震商讨军情,就是询问机要科有无新的命令和情况报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