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清政府只好答应此等无理要求。
1898年,由庆亲王奕劻和刑部尚书寥寿恒等人代表清政府与英国谈判,并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
该约定让中国丧失威海卫主权,威海卫及周边海面区域皆被英国控制。
1904年,日俄发生战争,两国在不经过中国同意的情况下,自行转让旅顺和大连的归属权。
俄国作为战败国,在日本的要求下,将其强占的中国旅顺和大连转交日本。
清政府当即以此为由,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因为当初英国说的是,英俄两国在中国“租地”的租期一样,而今俄国已不再“租借”旅顺,那么英国应该归还威海卫。
英国好不容易才占领如此重要港口地,怎会轻易交还。英国的表面理由是俄国并非是对中国退让,实际则是以武力威胁,拒绝清政府的要求。
自此,威海卫开启了漫漫回归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召开,中国再次提出要求,希望各国能够归还其在中国抢占的地区和权利,其中就包括威海卫。
但可惜,中国势单力薄,即使是战胜国仍无法使用战胜国优势,威海卫未能按照计划回归。
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上铿锵有力的发言,又再一次要求各国归还租借地。
在2月3日的会议上,英国迫于压力,不得不松口答应归还威海卫。
但是,在真正的归还租地谈判中,英国又各种耍无赖,中英双方磋商五次都无法得出结果。
此后就是长达数年的不断会谈,皆无法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