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份,在女儿李敏结婚前夕,毛主席和贺子珍曾见过最后一面。当时,贺子珍被小车接到庐山,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
分别22年再相见时,毛主席起身和她打招呼,并倒了两杯茶。想起从前,贺子珍忍不住落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毛主席也不无感慨地表示:“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贺子珍则哽咽道:“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
这是两人此生最后一次见面,也是建国后,他们唯一的一次见面。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举国悲痛。当时贺子珍人在上海,几个孩子担心她承受不了,迅速赶到她身边。
见到孩子们,贺子珍一遍遍地问:“你们之前听说过主席病了吗?怎么人忽然就没了!”甚至,她还在痛苦中责怪女儿李敏:“你为什么没有照顾好你爸爸?”李敏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紧紧地抱住母亲。
3年后,贺子珍到北京治病,第一次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再见故人,已是阴阳两隔。这一年,贺子珍已经是70岁了。
进纪念堂之前,孩子们给贺子珍准备了一块手绢,并告诉她在里面最好不要大哭,以免影响到别人。于是,她一直忍着不哭。当众人扶着她走出纪念堂时,她回头朝里面看了一眼,眼泪才落了下来。
此后,贺子珍回到了上海。应该说,虽然陈毅元帅已于1972年病逝,但上海人民一直把她照顾得很好。她的晚年,是过得平静的。
1984年年初,贺子珍的病情突然恶化。她开始高烧不止,肠胃功能也完全紊乱,上海市政府迅速汇报给中央。
当时,中央对医院的要求只有一个:
“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和代价,抢救她。需要什么医生就调什么医生,需要什么进口药就买什么药!”
在此期间,医院的工作人员发现:贺子珍的病房里,除了有儿女及其他晚辈们外,还时不时会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随身带的警卫来看,这些老人都是我军的高级干部。
无论这些人的军级有多高,对贺子珍来说,他们的身份都是一样的:老战友!而每次当他们来时,孩子们总会发现:病房里的笑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