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陈毅对毛主席说:偌大一个上海,还养不起贺子珍?

“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这句话,是1937年毛主席对妻子贺子珍说的。当时,他听说贺子珍坚持要走,曾极力挽留她。

为了表达自己对贺子珍的一片深意,主席告诉她:“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其中有一回,就是因为她。这样的表达,在主席生平是非常少见的。

然而,他还是没有留住妻子。这,注定是一个无法挽回的遗憾。

1937年冬天,28岁的贺子珍离开延安。第二年春天,她辗转到达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学习。此后的十年时间 ,她都在苏联度过。在此期间,除了上学和工作,她还做了很多事,概括起来如下:

其一,她待毛岸英和毛岸青,如亲子。

初到莫斯科,贺子珍第一时间就去看了岸英和岸青两兄弟。这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杨开慧,十多年不曾见过父亲。对于贺子珍,他们是陌生的。

为了照顾他们,贺子珍尽心尽力。见孩子们的床铺又脏又乱,她便挽起袖子给他们铺好、叠好。每逢节假日,她总要去孩子们的学校看他们。

她的待遇是每个月70卢布,除了自己必要的开支外,几乎全部用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到了苏联因战事食品供应不上来时,她就在住处附近开出一块荒地来。她种土豆、种蔬菜,努力让正在长身体的兄弟俩吃饱。

当然,两个孩子也是极为懂事的。很快,他们就改口叫她“贺妈妈”。这一称呼自那时起,便从未改变过。直到建国多年后,毛岸青提到贺子珍,仍这样叫。

其二,她跟女儿李敏,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