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八路军3大主力师长贺龙,在解放战争不见踪影

陕甘宁解放区大约有30万劳力,由于国民党发动战争(包括参军和被敌人拉走的)而脱离土地生产的约5万人,减少1/6。

如此严重的天灾和“胡祸”,严重破坏了陕北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如下:1947年与1946年比较,耕地面积由1513.9方亩减少到1150万亩,占比减少24.1%;粮食产量也由5.49亿斤减少为2.7亿斤,占比减少一半;棉花产量由200余万斤下降为50到60万斤,占比减少70%,农村主要副业、家庭纺织业约减少70%以上,公营企业及城镇商业亦大半停顿;物价平均上涨34倍,粮价上涨80倍以上。

根据陕北解放区各阶层收入变化的情况的相关调查材料,1947年受灾后,各阶层的收入普遍降低一半左右。降低后的收入,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有些地区甚至维持最低生活需要都困难。

怎么办?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毗邻着的晋绥边区。

1947年7月下旬,毛泽东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指出:“陕北在军事上、财政上以依靠晋绥为主,战争使陕北我党领导的地方和人口缩小,今后更是如此。现在由贺龙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的身份来统一指挥后方,实行精简节约,开展地方工作”。

贺龙在国民党军全面进攻、晋绥军区丢失了全部县城的情况下,依然组织起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大生产,节约粮食,勒紧裤腰带,不断向陕甘宁输送大批粮食弹药。

1947年,晋绥边区遭遇特大旱灾、洪灾、雹灾,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贺龙绞尽脑汁,从晋中、晋西南甚至河北和河南购买调运粮食,在全境设立兵站,仅一次就动员30万群众、4万牲口背(驮)运,采用接力运送的办法,基本解决了西北野战军和各党政机关的粮食供应。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部打到延安,陕甘宁边区的行政组织一度陷入混乱,原有的物资征购体系几乎无法提供战争所需之物。

贺龙领导的晋绥解放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了。

当时西北野战军作战所用弹药,一靠从国民党军那里缴获,二靠晋绥边区供给。

胡宗南一度很是疑惑不解,彭德怀连续作战,几乎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为何手中枪炮弹药一直打不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