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农妇挖到百米巨物,形似龙身带龙爪,惊动全国

但是,黄沙并不含钙,要形成十条“石龙”这么多的巨物,所需的“钙”量十分庞大,这些“钙”究竟从何而来呢?

李庆辰教授对此早有研究,也找到了这些“钙”的来源,那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罗敷潭。走出石龙展览馆,顺着黄沙一直往前走,就会抵达罗敷潭。

罗敷潭的周围,布满了红色的砂岩。这些红色的砂岩,形成时间极为久远,甚至已经达到了1.3亿年前。红色砂岩之中,形成时期处于十分干燥的环境,含有大量的钙。由于地壳变迁,罗敷潭出现以后,红色砂岩又与地下水接触,其中的钙被流水大量溶解带走,运至下游形成“石龙”的位置,将黄沙胶结成巨大且坚硬的条状整体物。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李庆辰教授曾做过一次实验,将稀盐酸滴到这些砂岩上,果然产生了剧烈的反应,生成的泡沫要比“石龙”身上的更多。钙胶结黄沙成为条状物体,罗敷潭的砂岩提供了这些钙,看似全部合情合理,但总有一种牵强的感觉。这些钙与黄沙结合后,为何会形成巨大的条状物体,而不是其他形状呢?“石龙”的龙爪,又如何解释呢?

据李庆辰教授推断,几万年前,在姜窑村前的卧龙岗附近,曾经有一条古河流经过此地,从而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河沙经过多年的淤积,留在了河流两侧和河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古河流逐渐开始改道和分叉,形成多股细窄的支流。

这些河水中,携带了大量的钙,与此前古河流所搬运此处淤积起来的大量黄沙相结合,起到了胶合作用,逐渐将河水流经的细窄河道内的黄沙胶合为一个整体。

经过多年的冲刷、胶合后,逐渐形成了10条胶合的整体巨物,也就是后来姜窑村所发现的“石龙”前身。这些巨物形成后,由于内部的黄沙分布不均匀,在干燥以后,逐渐开始产生裂缝。尤其是上部裸露在外的部分,最先干燥分裂,形成了日后上面分裂,下面整体的特殊形状。

至于“石龙”的“龙爪”,是裂缝形成初期,一些尚未胶合的黄沙与水流了出来,后来胶合固化以后,形成了类似“龙爪”一样的物体。由于“石龙”身上的裂缝与动物脊骨很相似,这些从裂缝中延伸出来的黄沙胶合物,就被视为了“石龙”的“龙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