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俄罗斯国营武器出口公司向96个国家的用户发去一封公开信。在信中该公司表示:任何“嫁接”到俄罗斯系统上的、由其他国家提供的产品和技术,都将“被俄方视为不友好的侵权行为,俄罗斯有权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作为俄武器出口的门户,“俄罗斯国营武器出口公司”为什么要发表措辞如此强硬的公开信呢?这事儿说起来,还和中国有点关系。
俄乌谁是盗版?
1992年,首批从俄罗斯起飞的苏-27SK型战斗机降落在安徽芜湖,这是中国向俄方采购的24架战斗机中的一部分。苏-27SK的到来,正式拉开了解放军战斗机现代化的序幕。按照合同,俄方还需向中方提供苏-27SK的全部配套武器,包括各型导弹。中方将为此单独向俄方支付费用,并且价格不菲。1992年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中国先后向俄罗斯采购了数百架苏27、苏30系列战斗机,它们一度成为中国空军的核心作战力量。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战斗机使用的主要作战武器——R-27中距空对空导弹,却并非都由俄罗斯生产,它们大多来自一家神秘的乌克兰公司:阿尔乔姆(Artom)。
1991年,作为中国苏-27总承包商的苏霍伊设计局,在合同签署后将部分订单转包给了44家乌克兰企业。当时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成为两个国家,但在军工生产上却一时很难切断联系。苏联消失了,军工生产体系仍然密切相关。仅凭俄罗斯一国是无力完成中国订单的,因此向乌克兰转包一些项目也在所难免。这些转包出去的子系统中,就包括苏-27的主要武器:R-27空空导弹。
苏霍伊设计局作为总承包商,在这些导弹武器的销售中赚取了不菲的差价。作为最终用户的中国空军和直接生产者乌克兰军工单位,却互相不了解对方的底细,利润都进了中间商的腰包。不久后,俄罗斯也具备了独立生产R-27导弹的能力,双方在争夺市场时,彼此之间还发生过“谁是正版”的争执。R-27是一种苏联时代开始研制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北约代号AA-10),在国际导弹划代标准中,R-27通常被认为是介于3代和4代之间的过渡产品。
R-27项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的定位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于1987年正式在苏军中服役,在当时性能比较先进。随着苏联解体,R-27的制造技术也扩散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多家企业手中。在俄乌版权之争中,最早宣布对R-27拥有知识产权的,是俄罗斯三角旗机械制造设计局。他们对外宣布自己拥有R-27导弹的设计源代码——“除了我们制造的R-27,其他任何人销售的都是盗版。”但真实情况的确如此吗?让我们暂时把视线拉回到1970年代。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