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黄桥决战,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
1940年10月,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以7000人(真正的战斗人员仅5000人)的兵力,战胜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装备精良的3万之众,歼灭其1.1万余人,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
这一胜利奠定了苏北抗战大局,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桥一战以军政并用、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特点驰名中外,不啻为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配合的成功典范。
力求于和、立足于打,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更加困难、更加严重的阶段。国民党投降派抬头,主动与日本讲和。
亲英、美的顽固派妄图一面抗日,一面反共并在华中开始掀起新的反共浪潮。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以民族大业为重,坚持团结抗战,竭力避免大规模内战爆发。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新四军在向苏北发展、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坚持“政治先行、军事后盾”的原则,对苏北的顽固势力又联合、又斗争,力求于和,立足于打,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双管齐下,成功地完成了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在政治上,釆取积极的攻势行动,努力创建划区而治、共同抗战的局面。
一方面,向苏北广大人民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并以实际的抗日行动向苏北人民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抗日最坚决的力量,以争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争取苏北绅商各界人士的支持,积极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拓展新四军的政治空间。
为争取苏北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士绅韩国钧、朱履先等人,陈毅亲自趋前拜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使其消除疑虑,从而争得了苏北上层人士的支持,赢得了政治上的先机。
对苏北的国民党顽固派晓以抗日大义,力求与其和平相处,提岀加强团结、共同抗日的口号。
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取守势,积极作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后发制人,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政策,狠狠打击不听劝告、一再发动进攻的顽固派军队。
新四军英勇作战,先后取得了郭村保卫战、营溪反击战、姜堰战斗的胜利,在黄桥决战中,彻底打垮了最大的顽固派势力韩德勤部,一举解决了苏北的问题。在处理“和”与“打”的问题上,新四军以有利于抗日大局为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斗争中求团结。
利用矛盾、打拉结合,分化瓦解反动联盟
黄桥决战前苏北的政治军事形势极为复杂,韩德勤掌握江苏军、政、财大权,拥有嫡系主力第89军、独立第6旅以及由散兵游勇组成的10个保安旅。
2024-11-06 10:43:30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0:43
2024-11-01 09:44:02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