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隐姓埋名铸核盾:解密“两弹元勋”王淦昌

王淦昌是“863”计划的提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近代物理学宗师。“两弹”研制时期,这位享誉国际的大科学家响应祖国号召,于声名鼎盛时毅然隐姓埋名,到戈壁荒漠出生入死铸就核盾。身份解密后,古稀之年的他四处奔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为祖国的高科技事业拔锚扬帆。王淦昌科学报国的忠诚和壮举,为世人所怀念。

一颗“争气弹”背后

1960年8月,一封名为《为在我国原子能事业中彻底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而奋斗》的电报从原二机部发出,向所属单位郑重宣告:“今后我部的事业完全由我们自己干,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必须迅速适应新的变化,必须抛弃一切依赖思想。”这是因为就在1个月前,赫鲁晓夫集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苏联对我国核物理研究的有限帮助彻底停止。既无学科积累、又无设施设备的我国核武器事业,一时前路迷茫。

关键时刻,党中央下定决心,以苏联提出毁约的年月“596”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号召大批来自各地的科学家、中青年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向核武器事业发起攻坚。正是在这时,王淦昌来到了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那是1961年4月3日,刚刚回国不久的王淦昌接到党中央通知,希望他参加核武器研制工作,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核武器属于国家最高机密,参与相关工作必须长期隐姓埋名,不得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更要断绝一切海外联系、不随便与人交往。王淦昌当场表态:“我愿以身许国!”并在第二天就到新的工作岗位报到。从此,享誉全球的大科学家王淦昌消失了,一位名为王京的学者悄然来到北京花园路九所,成为核武器爆轰物理研究负责人。

为了打响这颗“争气弹”,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立志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然而,从无到有谈何容易?人才短缺就是第一个“拦路虎”。那时我国近代物理刚刚起步,参加核武器研究的人员虽说都是原各单位的技术尖子,但专业上并不对口。

年过半百的王淦昌以前研究实验物理,对当时所需的炸药学、爆轰学、爆炸力学等并不熟悉,也只能从头学起。但他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很快就能给手下的年轻人授课,还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技术介绍给大家,进而提出了“炸药透镜法”“真空浇注法”等,解决了许多理论和工艺方面的问题。

技术是第二大问题。爆轰实验技术是原子弹研制成功的重要基础,王淦昌经常不顾危险,亲自动手浇注、调整炸药部件。在早期的“十七号工地”上,炸药浇注是在一个通风极差的小工号里进行的,而且需要人工搅拌。由于炸药配方和工艺都在摸索中,操作者除了吸入TNT有毒气体外,还要面对萘、卤蜡等其他有害气体。王淦昌是年纪最大的科学家,年轻人怕他身体出问题,不愿让他接触这个环节,他就趁大家不注意时钻进工号,坚持把工作一抓到底。就这样,王淦昌带领同志们不断改进实验,解决了炸药质量问题,突破了测试工作的技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