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端午节在中国古代另一层含义:还是卫生防疫节

02端午节的起源更多的因素是为了禳毒避疫

闻一多先生仅依据赛龙舟和吃粽子两项活动考证端午节起于古吴越对龙图腾的祭祀,似欠全面。《夏小正》记载端午日的活动是采药、蕃兰、沐浴,端午节更多的风俗与禳毒避疫有关。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吕氏春秋·仲夏记》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五月五日又是恶日。《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田文在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五日生的人“将不利其父母”的迷信传说(孟尝君也早于屈原),司马贞索隐引《风典全.俗通》亦有“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说。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究其原因,端午时值农历五月仲夏,各种蛇虫都出来活动,所谓“五毒并出”,也是容易发生疫厉流行的季节。因此,古人把它看成毒月恶日。选择端午这一天开展卫生防疫活动有一定道理。古人端午节有在屋中贴五毒图的民俗,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寓意将毒虫刺死,除害免灾。

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