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这个民族盼了300年,终于加入了中国

  当年难民已成投资越南主力

  广东省的清远农场当年接收了6207名难民,这些难民大都靠养殖鱼虾和种植水果谋生。人口的不断增多,意味着人均土地资源的减少,但更多难民还是能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找到新的发展道路。

  如果说当年的难民首要问题是安顿下来,养家糊口的话,那么,如今,随着中越关系正常化,原来就有浓郁越南情结的难民,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利用在越南的人脉、感情和土地资源,寻找自己发展的新空间。当年被安置在广西浪湾农场的吴祖致的儿子吴权佑,早在2001年就开始酝酿在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地种植木薯、剑麻等产品,充分利用当地土地广阔、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生产。

  资料图:越南难民在中国30年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吴权佑成功地把木薯产业延伸到最初逃亡的越南广宁省。广宁省省府下龙市近郊的200多亩土地,已经被吴权佑担任法人代表的企业全部承包,承包期30年,全部用于种植木薯。

  吴权佑给《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木薯套种每年每亩地投入800元人民币,收入高的可达4000元人民币,越南当地劳动力价格每年不过400元人民币,而且销路不用愁,大量的木薯全部提供给在中国境内的武鸣木薯加工厂加工,而且价格还将逐年上涨。

  事实上,吴权佑的木薯计划还得到越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所在地方政府的项目官员阮闽庸说:“我们土地多,木薯能够带动很多农民增收,还能上交不少财政税收,吴权佑自己还有越南血统,我们当然欢迎了。”

  在这片土地上:从求生到致富

  在感受时代变迁的同时,难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何丰伦发自南宁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来到中国的难民,大都已经在中国繁衍了后代,儿孙满堂。而这三十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生变化亦纷至沓来。种种喧嚣和热闹的背后,不仅考验着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那些侨难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