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奇人物 > 正文

中国最高雅的女人,16岁辍学,如今身居高位

在广播站工作期间,她毫无文弱女孩的娇气,而是像男人一样,经常携带沉重的放映设备奔走于兵团的各个站点,爬电线杆、架银幕,为战友们放映影片。“当年电话很少,消息都通过广播,我早上和中午在广播室广播,播报天气和其他消息,还是电影放映员。”

日后,每每回忆这段经历,傅莹总说让自己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身体的各种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精神磨炼:“这些体会,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让我能够吃苦、更加坚强,也让我变得更豁达,做事情不那么斤斤计较,乐于也敢于奉献。”

没有特别的预期、规划,只是一直努力、再努力

工作的艰苦却并没能磨掉傅莹对学习的渴望与斗志。那几年,她硬是靠着自学,学完了高中各科目的知识。1973年,她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

对傅莹来说,能重新获得专门的学习机会太难得,她非常珍惜。除了英语,她又选择法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

傅莹和丈夫郝时远都是蒙古族人,自大学时代相识至今,夫妻俩已携手走过数十年。记者想从郝时远口中问出更多二人间的往事,他“吝啬”地说,那么多件,没法挑出哪一件来仔细说,但有一点,妻子的性格的确一直没怎么变:“大家都说她温婉,我看也是。还有努力,这是她最大的特点,从小就是这样。”

在郝时远看来,“傅莹对未来并没有特别的预期、规划,只是一直努力、再努力,这才有了今天的她”。

温婉高雅,充满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妩媚

现在,人们一提起傅莹,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温婉高雅”这个词。傅莹总喜欢根据不同的场合,以简约的素色长围巾搭配各种彩色西服外套亮相。她的穿着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更有人称她为“时尚外交官”。她的发型总是保持得很好,银色而微卷,衣着也很讲究,连小饰物也同样考究。

不过,虽然穿着得体,傅莹其实很节俭,并不买很贵的衣服,买衣服时会讨价还价,还爱和家人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