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刺杀行动均未成功
1910年2月,当时满清皇族中的两个实权人物载洵和载涛(摄政王载沣的两个弟弟)出洋归来,汪精卫带着炸药混在车站迎接的队伍中。
可是,当他看到四处晃动的红顶子时,他茫然了。因为不认识载洵和载涛,汪精卫的第一次刺杀行动就这样失败了。
此后,汪精卫谋划了第二次刺杀行动。他摸准了摄政王载沣每天上班下班的路线,在其必经之地——什刹海边的银锭桥下埋好了炸弹,但是因为被路人发现而告官,汪精卫不但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被捕。这也是汪精卫“访满”时溥仪嘲笑他的原因。
刺杀行动轰动一时
按照大清律法,汪精卫犯的是“谋大逆罪”,必死无疑。是谁救了汪精卫一命呢?可以说,是清朝动荡的政局和辛亥革命救了他。
汪精卫刺杀载沣这件事情在当时非常轰动。汪精卫在监狱里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还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但是,动荡的政局让外国势力和普通老百姓对汪精卫都格外关注,这也使得清政府一时间不好重判汪精卫。
最后,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汪精卫被释放了,而载沣也实现了“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的愿望。
2024-11-06 10:43:30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0:43
2024-11-01 09:44:02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