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古代 > 正文

马铃薯并非谁都吃得起:明末时仅达官显贵可享用

马铃薯与中国人的餐桌

历经三百年的传播,跨越明清两个朝代,外来的马铃薯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时至今日,马铃薯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人对马铃薯的依赖与钟爱,早在明清时期便已初见端倪。

明代末年,随同欧洲旅行者东进的步伐,马铃薯第一次被带到中国的土地上。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古怪”作物,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大厨,也不知该从何烹饪。

可能因为马铃薯外表与传统作物芋头很相似,又同样出自地下,人们便将其视作芋类的一种,并仿效烹调芋头的方式对其或蒸或煮。

虽然马铃薯曾是宫中宴飨的高级食材,但出于安全考虑,宫廷御厨们并不敢贸然开发新做法,更罔论变着花样折腾。

而民间也对烹饪马铃薯兴致缺缺,在整个明代,人们关于马铃薯最初也是最后的记忆,便只是舌尖上那点淡淡的滋味。

清代马铃薯最初的做法是打磨成粉,与荞、麦等主食一同烹煮。如《三省边防备览》载,因土壤肥沃之利,汉川县粮食产量甚高,为防止马铃薯堆积腐烂,当地人便想方设法地将之切片晒干保存,而晒干后的马铃薯片便可磨粉,和苦荞、燕麦等做成饼、馍。

这种做法虽依旧有些寡淡,但比之单纯地蒸或煮还是有一丝新意的,更重要的是,它能贮藏宝贵的粮食。因此,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马铃薯粉在全国多地颇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