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萧克29岁就成为方面军副总,为何仅授上将?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萧克曾短暂担任了120师的副师长。与贺龙、关向应东渡黄河,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不过之后,他担任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之职务,随后又出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和代司令等职务。

期间配合聂荣臻在冀中地区痛击了日寇,但总体来看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也影响了他后来的晋升。

至于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长期远离了一线,担任了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从事人才培养工作,这也让他错失了三大战役。

直到1949年5月才调任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带兵南下,为和平解放湖南湖北立下了大功。四野也一直追击到广西和海南,痛击了白崇禧的40多万大军,为南方地区的最后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萧克担任了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训练总监副部长等职务。

总体来看,萧克将军在红军时期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但是后来也错过了一系列大的战役,建国后的任职定级也是正兵团级干部。

而对于元帅而言,正兵团级干部显然是不可能被授予的。事实上,大将的授予正兵团级干部都是竞争非常激烈。

萧克将军也曾被列入15位大将拟授名单。

按照当时定下来的标准,如果要获得大奖军衔,军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红军时期担任师长以上职务,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旅长以上职务,如果是新四军,要求师长以上,52年评级时必须是正兵团级以上干部。

如此来看萧克将军当然是满足的,不过也更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这些军委委员级别的干部显然更满足。

而在大将确定的十位里后二位中,王树声是红四方面军代表,许光达则成为了红二方面军大将的代表。

这是考虑了各个方面军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