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总结前人的经验,毛主席在湖南上学期间坚持下乡考察,走遍了湖南的大多数农村,深刻了解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有了知识,再加上实践,让他对社会有了非凡的洞察力。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重大战略方向,反对“先进攻大城市”的冒险决策,避免革命走向失败。
斯诺提到第二张牌是“亚洲的马克思主义”。
自从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学说和思想后,它很快走出了德国,首先在俄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十月革命的成功,也让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流传,很快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认同,认为它是解决当时中国社会困境的最佳指导思想。
年轻的毛主席胸怀大志,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而且还满腔热血报名参军。但他很快就发现孙先生的理念在部队里以及市井里根本得不到支持和认同。
于是他离开了部队,回到湖南长沙在大学、在社会中寻找真正的救国之道路。马克思思想的传播,让他找到了真正的救国之道,开始了持续一生的奋斗之路。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完全照搬马克思和列宁的理念并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的问题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将马克思的理念中国化才行。
于是他提出了和王明、博古不同的理念,历经坎坷,才让马列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套真正适合中国的理论道路,而中国也从黑暗中逐渐走出来,渐渐的迎来了光明。
即便是今天,乃至未来,毛泽东思想都会熠熠生辉。
斯诺提到第三张牌是他对中国人民的充分信任。
纵观毛主席写过的文章和发表的众多讲话,其中反复提到了一句话,就是要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才是真正伟大的力量。
对于辛亥革命为什么不成功,史学家认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孙中山先生的很多理念并没有贯彻到基层,只是停留在极少数干部组成的社会上层中,希望通过少数人以及军队来完成既定的大目标,就如同要搅动一缸水,光是在上面一层来回翻腾,下面纹丝不动,显然不可能让水真正转起来。
毛主席看到了这一深层次问题,因此在接受美国记者斯特朗采访时,明确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战争胜负表面上由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指挥能力等因素决定,但决定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人民群众来体现。”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3 0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