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日本叫嚣战胜中国,这次赌国运是它最后的机会

1920年代的日本经济状况就不太好,先是经历了关东大地震,1929年又遇到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本就脆弱的日本经济再受重创,经济被打回谷底,到处是失业人口和破产农民。

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对外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工业开工率不到一半,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

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又面临国库空虚,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甚至发动一场局部战争都很困难。

为了节省军费,日本都不得不大幅裁军。1930年裁掉20万,常备军缩减至30万人,陆军仅20万人。这就是日本内阁后来知道关东军有在中国东北发动事变的计划时,都要进行阻止的原因。

但是关东军军事冒险成功,东北驻军拱手让出东北,形势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日本借助关东军抢劫来的财富,迅速弥补国内亏空。日本得到了东北,迅速走出了大萧条危机。因为张作霖父子在东北几十年积累的家底太雄厚了。日军占领沈阳后,从张学良官邸搜出的黄金8万条运往东京,每条重2斤,计256万两。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工业重新获得高速增长。1931年至1937年间,日本工业增长的平均速度达9.9%。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的水平,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造舰能力为5万余吨。这与1931年的日本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1931年,日本仅生产了步枪3613支,机枪514挺,火炮90门,坦克12辆,飞机410架,还不如当时东北的产量。东北1931年产大炮150门,机关枪1000挺以上,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余支,枪弹60余万发,还有大量迫击炮。

“九一八”丢掉了东三省,让日本有了第二次工业化的机会。第一次工业化,日本得到了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让日本弥补了当时的经济亏空。

“九一八”之前,中日之间的工业差距并没有后来说的那么大,至少军事工业是如此。是“九一八”州中国失去了最重要的东北工业基地,才让中日之间的工业能力骤然拉大。我看到一个数据,说“九一八”之前是当时东北的工业总产值是关内各省总和的十九倍。可见,失去东北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1931年,东北的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9.3%,甚至比日本的比例都要高,形成了以钢铁、金属冶炼、机械制造为中心的重工业和一套比较完整的轻工业体系。东北在1931年就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载重1.5吨的“民生牌”卡车,航空工业也开始建立起来。东北航空工厂到1929年已经可以自行生产机身、尾翼、螺旋桨、发动机支架等航空产品。沈阳则有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铁路主干线已基本建成,总里程超过7000公里,占全国50%以上。

失去了东北,让中日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到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距。

所以,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根本经不起推敲,是掩盖不抵抗责任的混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