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大清不是亡于闭关锁国,反而是亡于全面开放

大清其实是另一个情况了。从《南京条约》开始,大清真正丧失财力支持的关键在于一项致命的条款:大清必须听从英法对关税征收、税率设定和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安排。这意味着英法的商品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中国市场,将中国自己的商品全部击败。就像今天美国一直希望中国全面开放市场,让美国跨国企业大赚特赚一样。结果是,大清的许多农民、小业主和小作坊都破产了,甚至连物流公司也破产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有几个领袖就是因为没有食物可吃了,才跟随洪秀全去闹事的。与此同时,大规模破产导致大清的税基崩溃,而关税又被英法操控,使得大清的财政陷入枯竭。所以,大清不仅不是由于闭关锁国而亡,反而是由于全面开放而亡。

大量英法进口产品的涌入直接摧毁了中国许多行业,这样中国真的变成了英国的半殖民地。为什么从袁世凯开始,许多领导人上台都要争取关税自主权?因为这东西太伤人了。实际上,那时候就有人知道中日必将开战。所以派了一个叫黄的大佬去日本忽悠各种拖延时间,阻止日本进攻中国。然后,那位领导人用京津地区两年的关税作为抵押,向美国和西方国家借了大量资金,再用这些资金购买装备、把东南沿海的工业搬到重庆,并进行大规模铁路建设。如果当时没有关税自主权,这些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后来中国抗日的代价就会更高。可以想象,进出口的自主权有多重要,特别是关税方面,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几乎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像大清那样,在不了解这个游戏规则的情况下随意放权给英国,导致整个中国充斥着发达国家的商品,最终清朝的财富崩溃,而全国各地也处处动荡。换句话说,从《南京条约》签署之后,这个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而且,白银还是需要依赖进口,这带来了很多麻烦。明朝可以通过出口商品换取白银,晚清要靠什么来换白银呢?而对外支付赔偿也需要使用白银,直接导致大清的财政崩溃。因此,无论今天有多少人说中国应全面开放,我们实际上不可能这么做。那样做的人简直就是脑残。实际上,美国人也不会那么做的。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体只有两个命运:要么变得太强大,没有人能与之抗衡;要么变得太弱小,被别人随意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