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不是一个保守的政客,他是睁眼看世界的政治家。洋务运动之所以进行,李鸿章功不可没。李鸿章经常出国访问,对西方先进文明有着清醒认识。他也曾去过日本,对日本的先进程度了解最深,因此,他认为日本进入了包容,开放的上升期之后,非常可怕。
甲午战争日本战胜大清,明治维新的后果才刚刚显现出来,随着时间推移,将爆发出更大威力。
李鸿章忌惮日本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爆发的,但是20年前,日本的情报搜集已经开始了。日本参议员拟定了一个《对外政策意见书》,建议对“西陆大国”中国进行情报刺探。
第二年,日本陆军少佐池上四郎带着三名日本军官上路,潜入中国,开始间谍活动。
这意味着,长达20年的对华情报战就此拉开帷幕。
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收集是有组织、有计划、长久的、科学的,不是心血来潮。
最可怕的是,他们以办慈善、经商为名,在各大城市建立据点,收买中国人,尤其是军政官员,为他们提供情报。
比较典型的是,日本在武汉开了一个“乐善堂”,堂主叫根津一,他将收集的情报变成了资料——《清国通商综览》,一共三大册,两千多页,内容包括历史、地理、经济、军事、政治、风土人情、交通和工业制造等多个方面。
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方面甚至得知了沿海地区清军布放情况,各部队的长官姓名、籍贯、爱好,以及沿海地区的地理情况,连登陆地点都选择出来,精确到米。
更有甚者,日军情报部门在甲午战争之前,不但得知了“高升号”运兵船的出发时间,航行路线和人数;还破译了大清军政机关的密码。
相比之下,在甲午战争前,大清官员从上到下,全都没有跟日本一决雌雄的思想准备。
一个有力证据是,大清向朝鲜派兵的时候,朝廷点名让直隶正定镇总叶志超挂帅。
叶志超接到调令之后,吓得面如土色,曾经骁勇善战,被誉为“巴图鲁”的他,身边妻妾成群,他陶醉在温柔乡不想出征。
叶志超是安徽合肥人,是李鸿章的老乡,也是淮军首领,是李的左膀右臂。
他找到老上司说:“中堂啊,我不想去打仗,子弹不长眼,我愿意花钱送送礼,让别人去吧。”
作为军事统帅的李鸿章,说了一句非常奇葩的话:“小叶,有啥可怕的,这仗未必打得起来!我看不过是玩玩样子而已。”——:"亦未必便战,何怯!"
李鸿章都没有开战的思想准备,大清各级将领恐怕更没有打仗的想法,至于收集情报,怕是想都没有想过。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的后人只会把这挂在嘴边,而我们的东邻却对这句话认真了。
李鸿章知道日本的间谍战,是在大清战败之后。
2024-11-21 10:13:52
2024-11-21 10:24:15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3 0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