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诸葛亮不能一统三国,毛主席:他犯下三个错误

《隆中对》的失误

那么毛主席是如何看待《隆中对》这一千古战略规划的,这还要从三国当时的形势进行分析。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隆中对》方案之时,当时刘备还处于困境之中,仅仅占据了荆州九郡中的一两个郡,而且名义上还是“暂借”东吴的。

因此诸葛亮结合当时的情况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内政、外交、军事路线。也正是在这份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对于《隆中对》,毛主席认为该方案一开始的部分是对的。但在刘备入川之后,该方案的弊端就开始暴露。他用“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来评价该决策。

毛主席认为入川(益州)是正确的决策,因为当时成都平原是全国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先解决粮食问题再解决兵员问题是最佳方案。

但是入川之后的蜀汉应该充分认识到荆州距离四川遥远,一旦出了问题,必然无法相救。

因为荆州和益州之间隔着层层山峦,交通困难,益州的部队要想火速支援荆州,只能经过秭归走水路。这也就要求蜀汉提前下手,在秭归部署重兵,但可惜的是蜀汉并没有这么做。结果吕蒙白衣渡江后果断攻占了秭归,形成了合围态势,导致关羽难以突围。

这种局面和三大战役时期辽沈战役的情况有点类似,秭归的战略价值就相当于锦州。因此毛主席认为荆州大部分地区其实根本就守不住,蜀汉的力量鞭长莫及,理性的选择不如放弃荆州部分地区,集中兵力在零陵或武陵,很大程度上或许能避免荆州的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