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推荐 > 正文

曹操困守江北坐以待毙,他输得一点也不冤

再来看钟祥赤壁,这种观点认为双方交锋的战场并不在长江一线而是在沔水一线。其根据大概有《英雄记》和《辨亡论》,这两部作品都说曹军是通过沔水进攻。

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三国志明确记载曹操大军是经过了巴丘的,巴丘在湖南省岳阳市一带,濒临长江,既然到了这里,就没有可能再进入沔水一线了。

另一方面,即使曹军从江陵出发,经过古扬水(两沙运河)进入沔水,那么在到达今沙洋县以后,也应该是进军下游的夏口,而没有逆流而上前往钟祥市一带的道理。

至于《英雄记》和《辨亡论》,提到的走沔水南下的部队,更有可能是赵俨七军。

由此可见,钟祥赤壁一说也是不成立的。

接下来再看江夏赤壁,这种说法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他认为今赤壁山(今武汉市江夏区赤矶山)就是赤壁古战场之所在。

江水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水经注)

这种说法看似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有一点无法解释,那就是这里距离最终决战发生的地点乌林实在是太远了,足足有三百里以上。

曹军在赤壁受挫后,并没有放弃作战计划,而是屯兵江北乌林,这说明曹军仍有一战之力,而并没有撤回江陵的打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路狂奔三百里西撤,岂不是白白损耗战斗力吗?

况且曹军退到江北是没有争议的,而江北正是云梦泽中最为难行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艰难行军数百里,再加上疫病折磨,恐怕不需要火攻大军也要不战自溃了。

最后一种观点也就是蒲圻赤壁,这也是现在最主流的认识,而蒲圻也最终得到了官方认可的赤壁市这一名称。

蒲圻赤壁的说法出自盛弘之的《荆州记》。盛弘之生卒年不可考,仅知道他曾作为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侍郎。由此推断,盛弘之很可能活跃在宋文帝元嘉年间。

也就是说,盛弘之所处的时代要比郦道元还早几十年,距离三国时代要更近。而且他的长官刘义庆长期担任荆州刺史,因此盛弘之作为属员也有充分的机会在荆州进行考察以及资料的搜集,其条件比出身于北朝的郦道元要更好一些。

总之,盛弘之的《荆州记》应该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