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推荐 > 正文

那么多人打虎,为啥就武松红了?秘诀是什么?

什么“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不提,别人怎么知道你有多牛逼?

《水浒传》第三十回,血溅鸳鸯楼,武松连杀数人,完事儿之后,为了不连累他人,宣布对这起事件负责,在墙上留下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为啥不说是杀西门庆的武松,杀潘金莲的武松?为啥不直接署名武松,一定要说“打虎武松”?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打虎这件事,在武松的潜意识里,比自己的名字更重要。

当然,武松的转变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大家问他到底是怎么打死老虎的?武松轻描淡写地说:“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

不管是群众还是县领导,谁问武松都是这么说的。有啥好说的嘛,打就完了,你不打它,它就要吃你。

后来,当地主流媒体《阳谷日报》记者采访武松:“面对猛虎,你当时是咋想的?”

武松说:“也没咋想,当时喝多了......”

记者一听就急了:“你这样说可不行啊武都头,你再好好想想,当时是什么背景?什么天气?什么身体状况?靠什么信念支撑?这些都要说,要通过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挖掘事件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打虎精神,带动我县三碗不过岗酒业公司和景阳冈旅游业的发展,让景阳冈打虎成为我们阳谷县的一个品牌。”

武松也是个明白人,在记者的耐心启发和循循诱导下,慢慢地,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变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惊心动魄,越来越感人肺腑:“当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老虎吃人的场景,多少家庭被它害得家破人亡啊,多少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亲的孩子......跟全县人民的幸福安康相比,自己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一刻,我仿佛一下子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又鼓起了勇气,抱着不怕牺牲的精神,重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