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谭震林措失大将,粟裕一件遗物揭开当年的原因

关于七月分兵的对与错,伟人其实是看的很明白的,分兵导致失利。粟谭二人的看法有区别,其实反映出两人在军事水准上的差异。

谭震林作为秋收起义时就跟着伟人走的老部下,能力有,也非常全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功劳,足以说明他的能力素质。

然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解放战争的实践反映出,谭震林并非一流的战将。

大家都能意识到,越到战争后期,善于指挥、善于打仗的将领们的光芒,越来越比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这类善于组织、善于做全面工作的人夺目。

道理在哪呢?战争进入越来越专业化的高度了,解放战争中步炮协同、大兵团作战,其烈度、专业度、复杂度,已远非红军游击战时代的战术难度所能比拟。

张震之所以后来居上,担任华野参谋长,风头压过老参谋长陈士榘,就是因为专业化程度高了,需要更专业的人才。

这种趋势延续到建国后,特别是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检验,我军对军事专业化人才的需要更高了。

在这种形势下,谭震林这种善于做组织工作的全面型人才,转到经济建设和行政领域,更能发挥他的特长。

包括李先念、陈云、李富春、张鼎丞、邓子恢在内,这些人才,都与谭震林有差不多的特性。

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把这么一大批优秀人才转入经济建设领域,比把他们继续留在军队,更能发挥作用。

这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伟人慧眼如炬,把最合适的人用到了最合适的地方。

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