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想要打赢济南战役,就出现了三种情况。
第一,以远超济南守军的兵力猛攻济南,以少部分兵力阻止徐州方面的援军,为主力部队争取攻打济南的时间;
第二,以少量兵力监视济南守军的动向,对济南守军进行牵制,而将重心放在打援上,尽可能多的消灭徐州援军的有生力量;
第三,集结华野全部兵力到济南城,任凭徐州的敌军来援,双方在济南来一场定胜负的决战,胜者不仅可以占据济南城,整个山东地区和徐州地区也都可以随时揽入囊中。
我们先来看第三种方案,一旦华野集结全部主力进攻济南,就会演变成双方主力部队的决战。当时我军可以集结的兵力是32万左右,而敌军的主力大概在28万左右,其中济南城内守军11万多,徐州可以支援济南的机动部队大概有17万。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我军在山东战场已经占尽优势,只要拿下济南孤城就可以全面控制山东,实在是没有必要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所以,这第三种方案自然不在中央和粟裕的考虑范围之内,并没有任何争议。
粟裕用兵,善于用奇,专打神仙仗。兵行险着、出奇制胜,是粟裕用兵的一个特点。所以,他在济南问题上,更偏重于第二种方案,即牵制济南守军,进行围城打援,将重心放在“打援”上。
而毛主席看问题一向是高瞻远瞩,既有稳扎稳打的稳重,也有兵行奇招的魄力,但他最终采用的方案,都是根据局势作出的最佳决断。在先攻克济南城还是围城打援这件事上,毛主席的看法显然更加深远,他认为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先攻克济南更好。
其一,如果调集华野主力先进攻徐州敌军,只以少数兵力监视济南,很可能会形成济南出兵驰援徐州,依然可能形成另外一种“决战”局面,不是明智之举;
其二,打徐州远离我军根据地,一旦形成僵持,对我军不利;
其三,集中华野主力打徐州,如果战局顺利,速战速决,方可达到此次出兵的目的。若是未能迅速击溃徐州之敌,则济南的11万余敌军,将成为此战之变数,如同卧榻之侧的猛虎,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处境。
所以,中央的决定是先攻打济南,这在众多的方案之中,无疑是一个最佳方案。而且,攻打济南既未采取集中主力进攻的方式,也未采取围城打援。而是由毛主席亲自拍板,点将许世友率领山东兵团,独立承担攻打济南的重任。
许世友因为此前攻打兖州期间,导致腿上的旧伤复发,毛主席点将许世友率兵攻打济南时,许世友正在艾山汤养病。中央军委直接越过华野司令部,直接通知许世友赶赴济南前线指挥作战,这种情况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先例。
2023-03-31 10:04:16
2023-03-30 09:52:15
2023-03-30 09:32:59
2023-03-29 09:57:39
2023-03-27 09:49:13
2023-03-27 09:53:49
2023-03-24 10:02:43
2023-03-24 09: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