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英国连香港都归还了,为何还不肯放弃马岛?

从根本上说,英国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是出于对中国和阿根廷综合国力的考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这对英国而言是一个潜在的军事威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发展水平更是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国际上逐渐扩大发言权,与解放前的贫苦面貌已经截然不同。

而且,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提出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都不被新中国所承认,与英国商议把1997年7月1日定为香港回归日期,实际上本就是中国做出的让步。如果英国当时选择拒绝,等同于要直面中国可能采取的所有反击,这无疑非常冒险。

相比之下, 阿根廷作为一个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大受创伤,而国内逐渐产生摩擦矛盾。正是在这种情形下,阿根廷政府为了转移民众注意力才想到了一直没能收回的马岛,与英国交涉的目的并不单纯,也不够坚定。英国面对综合国力不如自己、博弈态度也不算彻底的对手,并没有畏惧的意思。现实中的战况也符合英国的判断,尽管马岛战争由阿根廷主动发起,但仅仅在两个月过去后,便因自身海陆战的全线溃败而向英国投降了。

总而言之,英国对中国、阿根廷的胜率差别很大。一边是拥有核武器、导弹、核潜艇等重型武器装备,且坚定表示要收回领土的新生大国,一边是国力受挫、严重缺乏军队建设且斗争意志不够强烈的发展中国家,英国自然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除此之外,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影响着英国对待中国、阿根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