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老蒋败台留下千万公务员,毛主席处理方式绝了

直到1956年,战犯管理所里已经关押了好几百名战犯俘虏,相关部门不知如何处理他们,就向毛主席请示。

毛主席的批复是:一个不杀。

为什么一个不杀呢?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解释了其原因:

其一,这些战犯不是没有可杀之罪,但是杀了一个,和他类似的杀不杀呢?到时候可能就要有许多人头落地。

其二,人死不能复生,一旦杀错了人,就算想要改正错误也没有机会了。

其三,这些人往往是指控其他人反革命的活证据,一旦杀了他们,就把证据也消灭掉了,这反而不利于革命。

其四,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五不能收复台湾。

而不杀这些人,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反而还可以让他们做点事情,对人民是有利的。

其实,毛主席此前所说的“包起来”,就体现了上述的原则和精神。

把1000万军政人员“包起来”,不仅在于保证他们的生活,还在于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既然部分人的思想出了问题,那就从思想入手,把我党的政策和方针讲给他们听,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和感化。

毛主席知道在旧政权人员,尤其是在旧军队中进行政治教育,是十分艰难的,所以他指出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我党的各级机关都去除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急躁情绪,把思想教育改造作为一项漫长的工作去开展。

所以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尽管康泽和黄维等一众国民党战犯都拒不配合,表现得冥顽不化,但监狱的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并平等的对待他们。不久后毛主席又进行了几次特赦,对这些人再次宽大处理。

这些人过去为蒋介石死心塌地的卖命,不惜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却被老蒋弃之如敝履,反而是在我党的关怀下,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

在长时间的感化下,绝大多数旧政权人员都成功完成了改造,就连康泽和黄维这样的顽固派最后也转变了思想,理解了我党为人民的宗旨,并开始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