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国是朋友,印度是兄弟,普京的选择耐人寻味

俄罗斯,一个爱中国更爱印度的国家。

1998年5月11日下午,印度在西部拉贾斯坦邦的伯克兰地区,成功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两天后的5月13日,印度在相同地点又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整个核试验计划完成,印度也趁机高调宣布成为拥核国家。

对于连独立制造子弹都费劲的印度而言,想要制造原子弹这样毁天灭地的大杀器并不容易,而从今天解密的资料来看,苏联和美国等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尤其是苏联,可谓印度核技术的直接提供者,所以印度的拥核完全是“自助研发”的光辉成果。

众所周知,核武器作为毁天灭地的大杀器,不仅是大国地位的底气,举足轻重的镇国重器,更是概不外传的武功秘籍。而能让工业化一言难尽的印度跻身核俱乐部,可见苏联下了多大的努力,而这毫无疑问地让苏印到俄印的关系无人能及。

相比之下,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曾有长达10年的蜜月期,苏联解体后又有“背对背拥抱”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现实考虑,但其亲密关系远不能同俄印关系相比。

某种程度上说,相比于中国之间携手并肩的朋友情谊,俄印关系早已好得如同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那么,印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俄罗斯的青睐矢志不移?应该从沙俄时期说起。

话说彼得大帝带领沙俄异军突起后,为后世定下了“走向四大洋”的目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彼得大帝遗嘱》,其后这份遗嘱成为历代俄罗斯人统治者前赴后继的图腾,俄罗斯也在领土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越来越接近“走向四大洋”的终极目标。

但问题是,脚踏北冰洋不是问题,冲向太平洋只是费些力气,饮马大西洋也仅需要努努力,但眺望印度洋这个事,俄罗斯人却一再表示真的有心无力,毕竟通往印度洋的道路上遍布荆棘,即便艰难征服了中亚也只是完成了1/3。

而当征服中亚后,俄罗斯又面临着从哪里出海的问题,虽然伊朗方向空间距离更经济,但一方面波斯帝国相对强大,更重要的是伊朗境内基本都是高原山地,对于渴望“以战养战”维持万里殖民的沙俄而言,伊朗的价值远不如隔壁的英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