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贺子珍病逝愁坏众人,邓公亲自为葬礼规格定调

在此期间,被送回到毛主席身边的女儿娇娇(李敏),成为了贺子珍心中最大的牵挂。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那时候,毛主席曾给贺子珍回信说:“娇娇(李敏)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偶然打开了收音机,这时她听到了毛主席正在用洪亮的声音,宣读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词。自从去到苏联之后,贺子珍就再没有见过毛主席,更别谈听到毛主席的声音了。此时,贺子珍呆住了,紧接着泪如雨下,收音机一直开着,直到烧坏了不能发出声音了。

此后,贺子珍病倒了。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毛主席第一次在女儿娇娇(李敏)的面前流下了泪水。很快,毛主席就嘱托女儿娇娇(李敏)带着信件回到上海照顾贺子珍。毛主席在信中嘱咐道:“要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抽那么多烟……”毛主席的关心胜过任何良药,贺子珍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

从此之后,女儿娇娇(李敏)成为了毛主席和贺子珍沟通联系的桥梁,她时常来往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给父亲和母亲带来安慰和快乐。李敏每一次去上海看望母亲贺子珍,毛主席都要亲自为她打点行装,装满北京的土特产。同样,李敏每一次回北京,贺子珍也总是让女儿多带点毛主席爱吃的时鲜蔬菜。

日子平平淡淡,生活简简单单。1979年秋天,在毛主席逝世三年之后,贺子珍来到了北京,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来到北京。其实,早在1949年,毛主席就曾想把贺子珍接到北京生活,可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没有实现。这次来北京,贺子珍最大的愿望就是瞻仰与她艰苦相依10年的爱人的遗容。

哥哥贺敏学和女儿李敏陪着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此前女儿李敏就曾劝慰说:“妈妈,你去了之后千万不能哭,即使哭也不能发出声!”贺子珍精心准备了一个花圈,上面的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