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对越作战,杨得志升总长,许世友为何离开军队

根据军区的战后统计,东线歼敌共计40671人,西线歼敌共计16498人,东线歼敌数量接近西线的2.5倍。

所以如果仅从伤亡和歼敌交换比来看,东线不仅不比西线差,还要比西线好。

两线都取得了辉煌战果,但从战略意义上来讲,东线攻克谅山,战略意义更大。

谅山是越南首都河内的最后一道屏障,谅山以北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以南则是一览无余的大平原,可直达河内。

所以攻克谅山就意味着对越作战的胜利,实际上我军也确实在攻克谅山后,便向国际社会昭告,我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开始有序撤军。

因此,许世友指挥东线部队攻克谅山,起到的是一锤定音的效果,这是再多的战果也比不上的决定性作用。

而且,正是由于谅山的重要性,越军在这里布下重兵防守,其中就有位于越军第一序列的“金星第3师”。

东线方向之敌,是越军的第一军区,驻扎着6个师的兵力,还有大批民兵;西线方向则是越军的第二军区,只驻守2个师的兵力,因此,越军在东线的防守兵力是西线的3倍。

而我军在东线投入的部队是19个师,西线是10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