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钱学森分到一辆蓝色轿车当专车,聂帅:赶快换掉

三、保护钱学森和他的团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海外的科研环境差别还是比较大的。钱学森和他的科研团队工作者们,在海外习惯了相对自由宽松、注重人本的工作环境,回到国内很不适应。

尤其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喜欢搞一些轰轰烈烈地鼓舞人心的东西。比如在工作车间拉横幅扯标语,用大喇叭播放革命歌曲。这让习惯了在安静有序的场所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们感到很不适应。

这种场面在其他生产领域是好事,尤其是农业生产,适当搞一搞氛围组,可以有效激发大家的干劲和热情,调节一下枯燥的精神生活。

但这种形式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两弹一星”这种高精尖行业,讲究的是严谨细致,工作人员不能浮躁,场所也不能过于聒噪吵闹。

有一次聂荣臻到导弹材料的生产车间视察工作,钱学森陪着他去看。一见车间拉着的大红标语横幅,以及音量大到有些刺耳的大喇叭,聂荣臻不禁皱起了眉头,问钱学森这样的环境大家难道不觉得难受吗。

钱学森是个很有修养的人,虽然他早就觉得这样不妥,但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要求从海外回来的同志们要尽量适应。但长久下去肯定不是办法,聂荣臻这样一问,钱学森便说是有点不合适。

聂荣臻当即下令,以后在导弹材料生产车间不要再搞这些东西。

聂荣臻早在20年代出洋时,就在法国的大工厂里做过工,对西方的工业管理和生产模式有充分的了解,知道有些形式上的东西于是无补。为防这种风气反弹,他还专门给中央写过一个报告,《关于尖端、精密生产和研究工作中的清洁和秩序问题》,得到中央高度肯定。

两弹一星工程的生产场所,再也没有出现那些形式,大家感到都很贴心。

六十年代初经济很困难,有一段时间难到饭都没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