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傅作义平津战役失利,藏在幕后的卧底起作用了

莫说国军的战时动员体系一团稀烂,就算有成熟的体制,12万大军从无到有,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乃是宜缓不宜急的慢事、长事。

但傅作义此时完全被12万大军的美梦迷惑了心智,浑然不知危险已经到来,不去安排35军迅速撤回北平,而是忙于这些长线事务,真可谓猫咬尿胞,空忙一场。

35军在张家口耽误许久,并且毫无撤回北平迹象,毛泽东大喜,立即调派兵力准备合围35军。

三、傅作义第三次犯错

35军去张家口是意外情况,本不在毛泽东的计划之中,现在情况发生剧变,要打35军以现有兵力完全不够。

毛泽东赶紧调另外两支部队,一个是东野的程子华兵团,一个是华北杨得志兵团,紧急奔赴张家口,准备以十倍兵力的优势把35军生吞活剥。

因为是意外变动,两个兵团这么大规模的动兵,根本掩盖不住动静。

尤其是北平北面,接连不断的有东北部队进来,傅作义再忙于其他事务,也不能不引起重视了。

傅作义亲自坐飞机来到张家口,与35军军长郭景云商量,35军到底留守张家口还是撤回北平。

郭景云是傅作义一手带起来的悍将,很了解傅作义的心思,他摆了两条理由,建议不如守着看看。

第一,杨成武兵团一击即退,但未走远,我军可留在这里威慑,使其不敢骚扰北平。

第二,张家口地连绥远,是咽喉要道,欲保绥远根本之地,则必守张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