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央为何派王震坐镇新疆?事后才知毛主席真高明

王震提出“一把镢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率领全体官兵投入生产。王震亲自带头,拿着锄头和铁锹开荒,他的双手磨出血泡还不停歇。359旅的官兵们受到王震的鼓舞,纷纷积极投身于生产运动当中,部队还掀起开荒竞赛的热潮,开荒的成绩成为荣耀。南泥湾本是一处荒地,由于地太差,当地人称它是“烂泥湾”,但是在359旅的手中,不出一年就开荒出1.1万亩土地。

两年的时间,渺无人烟的南泥湾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丰收景象。王震掀起的大生产运动,极大地缓解了边区的粮食和经济压力,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所以他之后率领解放军建设新疆,那是干起了“老本行”。四、1944年7月的一天,毛主席找到王震,交给他一个任务:派一位团长率精兵护送干部大队南下,到广东一带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王震一听,便觉得这项任务十分关键。这些干部都是我党的宝贵人才,事关大局,不容有失。

于是王震主动请缨,希望由他亲自护送。主席一听王震的话,心中有了更大的想法,他让王震先回去,自己和其他领导商议一下。第二天,毛主席再次找到王震,告诉他中央的决议:建立南下支队,挺进华南,开辟五岭抗日根据地,打通华中与华南。

南下支队的意义很大,一方面,在日军退却以后,可以配合反攻,收复失地;另一方面,若蒋介石铁了心搞内战,南下支队开辟的根据地可以从南方牵制国民党军。如此重大的意义,其完成难度可想而知,不论是从北方一路南下,还是在敌后开辟根据地,都会成为敌人的眼中钉,势必遭到重点围攻。

“你们孤军奋战,斗争可能十分残酷,甚至可能全军覆没,包括你在内。”主席向王震讲清了形势的严峻性。而王震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坚决完成任务!”王震从359旅抽调精干,组成南下支队,在临走时,延安军民听说王震要走,都来给他壮行,有老百姓拉着王震的手,泪眼婆娑,怕他回不来。大家都知道王震此行艰难,却未曾想过,王震和南下支队竟然走了一次“小长征”。从延安出发以后,南下支队历经坎坷,艰难抵达了南方,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突然翻脸。

日本人刚刚投降,国民党军还没来得及受降,蒋介石就调集重兵,要围攻南下支队。王震率领只有5000余人的南下支队,与敌人血战,转战8个省份,历经战事300余次,冲破敌人不计其数的封锁线,终于回到延安。南下支队一共长途跋涉了两万余里,毛主席誉为“第二次长征”。在返回途中,王震立誓不回延安,不见到毛主席,他绝不剃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