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毛泽东显然没有骄傲,在总结作战经验时,毛泽东说道:“两仗相比下来,打张辉瓒比较漂亮,而打谭道源那一仗则没有迂回好,没有做到全歼。”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立刻卷土重来,以一字长蛇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进攻。
尽管敌人来势汹汹,毛泽东很快找到国民党军布局的弱点,形象地比喻:敌人就好比螃蟹,两边是厉害的部队,中间却是“软肚子”,两面只能张牙舞爪,中间却不堪一击。
找到弱点后,红军将中间部分的国民党地方杂牌军突破,一字长蛇阵便全线崩溃了。
粟裕在井冈山反围剿作战后,曾总结说:“需结合实际作具体的分析,毛泽东、朱德同志对这一原则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我深受他们的教育。”
可以说,参加了井冈山反“围剿”作战的红军指战员,能够得到毛泽东的指挥,在军事指挥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我军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军事将领。
粟裕在回忆录中总结说:“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我们打了一系列胜仗,使我认识到,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力、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指挥艺术的较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开始常处于被动,但只要指挥员善于运筹,可以驰骋的领域仍然是很宽广的。战争指挥艺术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
这也难怪于苏中战场被粟裕打得晕头转向的手下败将李默庵在看到粟裕的回忆录时,会来上这么一句:“我记得在江西作战……红军也是这样一种打法,概括地说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对方,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打则必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很高明,我曾反复研究过。”
对于一个黄埔高材生,能够悟到这一层也是很厉害的,但是李默庵终究还是没能弄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兵为民本”。
一支部队,想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必须是一支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队伍。
2025-08-08 16:53:18
2025-08-08 15:40:13
2025-08-07 14:29:38
2025-08-07 14:59:16
2025-08-06 16:36:47
2025-08-05 14:35:49
2025-08-05 14:16:42
2025-08-04 14:27:46
2025-08-04 14:42:44